春分时节,养生正当时!平衡阴阳,顺遂健康一整年
春分时节,养生正当时!平衡阴阳春分时节,养生正当时!平衡阴阳,顺遂健康一整年,顺遂健康一整年
春分,二十四节气之第4个节气,春分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春半日暖,昼夜平分!
地球分南北,身体分阴阳!虽已是春分,但还是乍暖还寒的时节,人体内的阴阳也在浮动,所以此时非常需要注重阴阳的平衡。
而在中医人眼里,春分这天正好是春天过去一半,自然界阴阳之气平衡,昼夜相等,正是调理人体脏腑平衡、调和阴阳的最好时机。
春分养好!方能一年顺遂健康!
顺应节气,讲求“平和”
惊蛰一过,天气一般会变晴朗,气候表现得比较温和,人们会觉得很舒服,往往容易沉沦于此时乍暖还寒的假象之中,进入了乱穿衣的节奏。
然而气候太好,加之减去了厚重的冬装,阳气生发过快,人体内的阳气就跟不上,所以惊蛰—春分之时,许多中老年人往往会感觉到春困、后背凉、痛、四肢凉、麻、胀,这其实就是气不足的表现。
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
谨防倒春寒—不要过早减冬装
“春不减衣,秋不戴帽”。春分之后阴升阳降,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除此之外,补阳气是关键!
3个小动作“升阳”
春季是阳气升发的季节,这3个小动作有助于升阳。
1、干梳头
《养生论》说:“春三月阴升阳降,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天梳头,具有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2、锤后背
俗话说:“春天做背,能活百岁”。经过一个冬天身体内积聚了寒湿、浊气,到了春天是排出的最好时候。
捶打后背就是通过疏通足太阳膀胱经,袪除五脏六腑的寒湿、浊气。
3、吞津液
先叩齿三十六次,深呼吸三十六次,漱津数次,待津液满口,分三次咽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如此三次。
饮食上“阴阳互补”
《黄帝内经》中指出:“百病生于气”,春分之后,很多人会出现气短、乏力、少力懒语、面色苍白、食欲不振、舌淡苔白等气虚表现。
白术带领大家利用好春分季节这难得的温补机会,通过特殊的饮食养生,补肾气、助胃气、养肝气,保持脏腑的阴阳气血平衡和功能旺盛。
1、通畅身体的食物要多吃
春天在五行为木,肝属木,所以春季是养肝的最佳季节,因此要多食用一些应季的青色食物,如菠菜、春笋、芹菜、韭菜、蒜苗等。
饮食的原则也是阴阳平衡,普通健康人群不主张大量的进补,清补较利于阳气的通畅春分时节,养生正当时!平衡阴阳,顺遂健康一整年,因此禁食大热、大寒的食物,如干燥、辛辣的食物及过于肥腻的汤品。
2、补脾的食物要多吃
药王孙思邈提出:“省酸增甘,以养脾气”,酸入肝,主要起到收敛的作用,而甘入脾,能补脾气。
春日里,不要过度收敛肝气,要注意补脾,健脾化湿。
因此需宜甘少酸,此时当多吃甘平补脾之食物,如牛奶、蜂蜜、豆制品等,增强人体脾胃之气。
3、滋肝益肾的食物要多吃
滋肝益肾之品,如枸杞、核桃、花生、大枣,以及时令的樱桃、草莓、桑椹等水果,均可多食用。
清热润肺润燥水—罗汉果泡水
罗汉果性味甘凉,具有清热润肺,利咽开音的作用,罗汉果泡水喝对于春季咽喉干痒、肺热燥咳尤其适宜。
罗汉果+雪梨(去芯切块),煮水喝,要炖煮至雪梨软烂为止,养阴生津、润燥止咳效果更好。
早起感觉喉咙有痰,嗓子不舒服,用罗汉果搭配金银花更适合,可以帮助清热生津,清咽亮嗓。
艾灸调养,事半功倍
古往今来的中医无不重视节气养生调病,顺应节气特点,讲究“天人合一”。
艾灸扶阳,亦能保健、也能治病,节气前后几天是艾灸调病养生的好时机,艾灸效果远胜平日,切莫错过!
春分时节,可灸以下这些穴位:
1、关元穴
关元是人身气血的枢纽,一身元气之总结。是人体脾经、肾经、肝经在任脉的交会点阴升阳降,持续温灸可使腹内寒气消散,既补气又补血。
2、大椎穴
大椎穴是诸阳之会,灸之有助于春天人体阳气生发。
3、中脘
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灸之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
任脉之气在膻中吸热胀散,灸之可调节人体全身的气机。
4、脾俞
脾俞灸之可健脾袪湿,能裹血、温五脏,脐通百脉,可调阴阳。
5、命门
命门穴内连脊骨,灸之可对人体各脏腑的生理活动起着温煦、激发和推动作用,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运输,以及水液代谢等都具有促进作用。
6、太冲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有发源和原动力的意思。
肝为将军之官,太冲又是肝脏的阀门和开关,它调控着肝经的总体气血,通过艾灸太冲可起到疏肝理气和调理气血的功效。
转发分享,一定要将知识传播出去,春分之后,借天时以养生,养肝调脾,方能顺遂健康一整年!
最后按照中国传统历法:自古以来的瘟疫都是始于大雪、盛于立春、弱于雨水、衰于惊蛰、止于春分,预祝今年疫情尽快消失,国泰民安,人们幸福安康。
我是一位中医人!关注我,持续为大家分享中医养生知识与调理方法!用老百姓的话讲透一日三餐里的中医养生智慧,一起共走中医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