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阴阳调和:平衡阴阳,预防百病,保持健康
中医阴阳调和:平衡阴阳,预防百病,保持健康
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第二个基本病机——阴阳失调。中医常说阴阳一调百病消,调和阴阳乃疗愈大法。医圣张景岳曰:“医道虽繁,然一言以蔽之,曰阴阳而已。”阴与阳两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转化,既对立又统一,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人从出生这一刻开始,生命状态就是一种阴阳相互制衡的稳定状态,人不生病依赖的就是阴阳之间的相互制衡。一旦阴阳失调,平衡被打破了,人就会生病。
阴阳失调是指机体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阴阳消长失去相对的平衡,从而形成阴阳偏胜、偏衰,或阴不制阳,阳不制阴的病理状态,同时,阴阳失调又是脏腑、经络、气血、营卫等相互关系失调,以及表里出入,上下升降等气机失常的概括。由于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必须通过机体内部的阴阳失调才能形成疾病,所以,阴阳失调又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根据。在中医学的病机理论中,阴阳的消长失去协调平衡,是对人体各种功能性和器质性病变的高度概括。
如果说我们上节课学习的邪正盛衰决定疾病的虚实变化,那么阴阳失调就决定疾病的寒热变化。在用阴阳失调来说明病机变化的时候,重点是来分析疾病过程中出现的或寒或热的病机问题。
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比较复杂,我们寻其根本可以分为阴阳的偏胜、阴阳的偏衰、阴阳的互损,阴阳的格拒以及阴阳的亡失等几方面。
“阴阳偏胜”
阴或者阳的偏盛,主要是指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的病理变化。即性质属阳的邪气侵入人体,可形成阳偏胜;性质属阴的邪侵入人体,形成阴偏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胜则热,阴胜则寒”,明确地指出了阳偏胜和阴偏胜病机的临床表现特点。
当然我们反复强调阴和阳是相互制约的,阳长则阴消,阴长则阳消,阳偏胜必然会制阴,从而导致阴偏衰,阴偏胜也必然会制阳,从而导致阳偏衰。所以,《素问·阴阳直敏大论》又说:“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这是指出了阳偏胜或阴偏胜的必然发展趋势。
1、阳偏胜
阳偏胜即是阳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气偏盛、功能亢备、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形成阳偏胜的原因主要由于感受温热阳邪,或虽感受阴邪,但从阳化热,也可由于情志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或因气滞,血瘀、食积等郁而化热。
病理变化是表现为热。这个热是说证候特征是实热。以热、动、燥为它的主要特点。动是指病理表现的现象,阴主静,阳主动,所以阳偏胜症状和体征有动的倾向中医阴阳调和:平衡阴阳,预防百病,保持健康,脉数、心烦、躁扰;燥是有伤津的表现,烦渴、便干、苔黄。
阳盛则阴病。阳盛的时候,机体津液一定会受到损伤。但是这种损伤尚未达到阴虚,阳盛则阴病,叫做津亏,津伤,不叫阴亏,阴伤,阴虚。
比如石膏治疗阳明经证,那是典型的阳盛则热。症状为身大热,口大渴。热盛必伤津,津伤所以渴,但是这个津亏没有达到阴虚的程度,不能用养阴药,仍然是用石膏,既清热,清阳明经热,又能保护津液。就这一味石膏,集中体现了阳盛则热的病理机制。
2、阴偏胜
阴偏胜即是阴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偏盛,功能障碍或减退、产热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证。阴偏胜的原因多是感受寒湿阴邪,或过食生冷,寒滞中阻,阳不制阴而致阴寒内盛。
它的病机特点叫做阴盛而阳未虚,就是阴寒过盛,损伤了人体阳气,但没有达到阳虚的程度。表现的证候属性叫实寒证。我们之前讲寒邪的时候阴阳互依,讲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表现为一派寒的病理变化,以全身和局部有鲜明的寒象为特征。除了寒还有静和湿。以静为特征,表现为安静,抑制状态,舌淡、脉迟、蜷卧。以湿为特征,是指寒邪过盛,人体的津液生成输布,排泄受到损伤,出现水湿停聚的现象,变现为泄泻、水肿、痰液清冷。
阴盛则阳病,同样道理,阴偏盛,阴盛必须损阳,但在这种条件下,人体的阳气损伤的程度尚没有达到阳偏衰,阳虚的程度。所以在临床治疗阴寒证,实寒的时候,也要注意保护人体的阳气。
“阴阳偏衰”
阴或阳的偏衰,是指“精气夺则虚”的虚证。这里所说的“精气夺’,实质上是包括了机体的精、气、血、律液等基本物质的不足及其生理功能的减退,同时也包括了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的减退和失调。机体的精、气.血、津液和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及其生理功能,均可区分为阴、阳两类属性。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互根互用及相互转化的关系,维持着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出现阴或阳的某一方面物质减少或功能减退时,必然不能制约对方而引起对方的相对亢盛,形成“阳虚则阴盛”、“阳虚则寒”(虚寒)、“阴虚则阳亢”、“阴虚则热”(虚热)的病理现象。
1、阳偏衰
阳偏衰即是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功能减退或衰弱,热量不足的病理状态。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亢盛的虚寒证。形成阳偏衰的主要原因,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养和劳倦内伤,或久病损伤阳气所致。
阳偏虚它表现出的证候属性,一是虚,二是寒,称之为虚寒证。由于阳气的虚衰,阳虚则不能制阴,阳气的温煦功能减弱,经络、脏腑等组织器官的某些功能活动也因之而减退,血和津液的运行迟缓,水液不化而阴寒内盛,这就是阳虚则寒的主要机理。由于阳气的虚衰,阳虚则不能制阴,阳气的温煦功能减弱,经络、脏腑等组织器官的某些功能活动也因之而减退,血和津液的运行迟缓,水液不化而阴寒内盛,这就是阳虚则寒的主要机理。
阳虚则塞,虽也可见到面色晄白、畏寒肢冷、舌淡、脉迟等寒象,但还有喜静踡卧,小便清长,下利清谷等虚象。所以,阳虚则寒与阴胜则寒,不仅在病机上有区别,而且在临床表现方面也有不同,前者是虚而有寒;后者是以寒为主,虚象不明显。
五脏系统皆可有阳虚,但是在机体的阳气当中,肾阳虚对阳偏衰的发病机制起到决定性作用,脾阳虚在临床上也很常见,原因是脾阳根于肾阳,肾阳为人身诸阳之本,脾阳要赖肾阳的温煦,这两者先、后天的关系决定了肾阳已虚,直接受累的就是脾阳。所以我们治疗阳偏衰,常常是从温补脾阳,培补后天着手。到疾病的中期以后,就要注意温补肾阳。这是根据阳偏衰这样一种机制在临床领域的应用。
2、阴偏衰
阴偏衰即是阴虚,是指机体精、血、津液等物质亏耗,以及阴不制阳,导致阳相对亢盛,功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液不足及滋养,宁静功能减退,以及阳气相对偏盛的虚热证。形成阴偏衰的主要原因,多由于阳邪伤阴,或因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因久病耗伤阴津所致。
阴液不足,一般以肝肾之阴为主,尤其以肾阴为诸阴之本,所以,肾阴不足在阴偏衰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阴液不足,不能制约阳气,从而形成阴虚内热、阴虚火旺和阴虚阳亢等多种表现。临床上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比如五心烦热、骨蒸潮热、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等,这些就是阴虚则热的表现。
阴虚则热与阳胜则热的病机不同,临床表现也有所区别。阴虚发热是虚而有热;阳胜则热是以热为主,虚象并不明显。
“阴阳互损”
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
1、阴损及阳
阴损及阳是指由于阴液亏损,累及阳气生化不足或无所依附而耗散,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阳虚,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
比如说,某个人在工作中出了大量的汗,若时间很长,这时候会有什么感觉呢?那肯定是全身无力,相当乏困中医阴阳调和:平衡阴阳,预防百病,保持健康,只是想休息和喝水,无力乏困就是阳气耗损的现象,想喝水就是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以补充人体所消耗的水液。若长期是这样,水液补充不足的情况下,又会发展成什么样呢?那肯定是形体消瘦,兼有身体乏困。
2、阳损及阴
阳损及阴是指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阴无以生,累及阴液的生化不足,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阴虚,形成了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
阳气不足,则脏腑功能状态必然衰退,从而引发精血津液等物质的不足,而物质的亏乏,则更能进一步导致气化功能的地下,如此恶性辗转交亏,其结果必累及肾阳肾阴同虚。再用个不太恰当的例子解释一下,例如一个人,本身无能力管理一个企业,自己的交际人脉又不多,听他话的人不多,这样这个企业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肯定是企业亏损,亏损后更无力下发工资,这样更会引起企业人才的流失,这个企业的名声也越来越坏,外力的支援更会没有,最终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阳损及阴临床表现是寒为主,热为次。在治疗上,张景岳根据阴阳互根的理论,对阳损及阴的治疗采取阴中求阳,就是重在补阳,补阳虚,同时又稍辅以补阴的药物来阴中求阳。
“阴阳格拒”
阴阳格拒是阴阳失调中比较特殊的一类病机,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两方面。形成阴阳相互格拒的机理,主要是由于某些原因引起阴或阳的一方偏盛至极,因而壅遏于内,将另一方排斥格拒于外,迫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从而出现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等复杂的病理现象。
1、阴盛格阳
阴盛格阳是指阴寒之邪壅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使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阴寒内盛是疾病的本质,但由于格阳于外,在临床上出现面红、烦热、口渴、脉大等假热之象,故称其为真寒假热之证。
它表现出来的全身的阴寒现象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脉微欲绝,表现它全身非常典型的一派阳虚至极阴阳互依,阴寒内盛的现象。另外,由于阳气虚日久,阴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还可以见到阳气浮越于外的症状:身热、面颊泛红。身热是人虽然感觉身体热,但还想盖衣被,这是一种假热。面颊泛红,是虚阳外越出现的假热征象,面色总体上是白的,而只在面颊上有红脸蛋。
阴盛格阳也包括戴阳证。阴盛格阳指阴邪偏盛把阳格拒在外,而戴阳证是阴邪偏于下,把阳格拒于上。阴盛格阳和戴阳往往在疾病过程中会同时出现。
2、阳盛格阴
是指邪热内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而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阳盛于内是疾病的本质,但由于格阴于外,在临床上出现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等假寒之象,故称为真热假寒之证。
阳盛格阴,它表现出的假寒,仅仅表现为手足部位,手脚发凉。中医有一句话,讲里边的热,和外边的寒,叫“热微厥亦微,热盛厥亦盛”。也就是说里面阳气阳热闭郁得越厉害,手脚凉得越厉害。
比如小孩发热,发高烧,出现肝风内动,同时通常有手脚发凉。这小孩的角弓反张,定是肝风内动,热极生风。手脚发凉,体温又高,用中医阴阳失调来解释,就叫阳盛格阴,叫“热深厥亦深”。这就是为什么现代临床医生常常小孩发高烧,手脚发凉,吃安宫牛黄丸,吃紫雪丹的原因。
“阴阳转化”
在病机学中,阴阳转化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阴的病理变化和阳的病理变化,在一定的条件下,所形成的相互转变的病理变化。包括由阳转阴和由阴转阳,这种转化在证候上表现为表证与里证,寒与热证,虚证与实证,阴证与阳证的互相转化。
1、由阳转阴
由阳转阴是指在疾病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阳证转化为阴证的病理变化。疾病的本质本为阳气偏盛,但当阳气亢盛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向阴的方向转化。如某些急性外感性疾病,初期可以见到高热、口渴、胸痛、咳嗽、舌红、苔黄等一些热邪亢盛的表现,属于阳证。由于治疗不当或邪毒太盛等原因,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逆、冷汗淋漓、脉微欲绝等阴寒危象。此时,疾病的本质即由阳转化为阴,疾病的性质由热转化为寒,病理上称之为“重阳必阴”。
2、由阴转阳
由阴转阳,是指在疾病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阴证转化为阳证的病理变化。疾病的本质为阴气偏盛,但当阴气亢盛到一定程度,就会向阳的方向转化。如感冒初期,可以出现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骨节疼痛、鼻塞流涕、无汗、咳嗽、苔薄白、脉浮紧等风寒束表之象,属于阴证。如治疗失误或因体质等因素,可以发展为高热、汗出、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脉数等阳热亢盛之候。此时,疾病的本质即由阴转化为阳,疾病的性质则由寒转化为热病理上称之为“重阴必阳”。
“阴阳亡失”
阴阳的亡失,包括亡阴和亡阳两类,是指机体的阴液或阳气突然大量地亡失,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亡阳是指机体的阳气发生突然性脱失,而致全身功能突然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
亡阴是指由于机体阴液发生突然性的大量消耗或丢失,而致全身功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
亡阴和亡阳,在病机和临床征象等方面,虽然有所不同,但由于机体的阴和阳存在着互根互用的关系,阴亡,则阳无所依附而散越。阳亡,则阴无以化生而耗竭。故亡阴可以迅速导致亡阳,亡阳也可继而出现亡阴,最终导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生命活动终止而死亡。
亡阴亡阳的区别如下表:
现代医学上所说的休克,不管什么原因,就中医看来属于亡阴亡阳范畴。所以中医治疗休克,用四逆汤,生脉散。生脉散是补气养阴,治气阴两虚的,偏重于救阴,救亡阴,本身也有补气的作用阴阳互依,同时扶阳。而四逆汤,或者人参四逆汤,治亡阳,同时照顾保护人体的阴液。假若单纯回阳,单纯救阴,把握不好这个度,就有可能使阴阳离决,最后推向阴阳离决。
邪正盛衰和阴阳失调,共同揭示了病例变化寒热虚实的本质,寒热虚实是疾病病例变化的一般规律,或者说是根本规律。因此,严格地说,邪正盛衰和阴阳失调才是疾病的基本病机。
看后记得点击关注,后续内容更好看!对文章有什么看法可留言或者私信堂主,觉得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转发给身边朋友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