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升阳降 中医对发热的认识和引起的不同原因是什么?
阴升阳降 中医对发热的认识和引起的不同原因是什么?
发热是最常见的一个临床症候,在十问歌中的第一问就是“一问寒热”。中医里所讲的这个发热和现代医学所讲的发热一样不一样呢,我们如何理解它,以及如何通过发热的不同表现来揣摩病因,推测病机,又将如何用药。我将分三期讲解这个问题。
今天先讲一下中医对发热的认识,以及引起发热的不同原因。
发热的定义
发热,中医和西医基本上一致,都认为体温异常升高即为发热。但是西医有明确的体温范围,将体温的高低分为低热(体温37.5℃-38℃)、中等发热(体温38.1℃-39℃)、高热(体温39.1℃-40.4℃)、超高热(体温40.5℃以上);或者根据发热时长来分为急性发热(2周以内)和慢性发热(超过2周)。在发热病因上探讨采用致热源与非致热源类分。而中医中的发热更多的认为是由各种原因引起来的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它既是一种病症,又是一组症候,还是一种患者本身的体会。
发热的进一步认识
不同于西医的量化,中医的发热区别更多的是通过医者的笔下描述而感悟区别的,它没有明确的发热分段,但是有众多的描绘发热本身的词汇,比如“病热”、“身热”、“体若燔炭”、“微热”、“壮热”、“潮热”、“日晡潮热”、“夜间潮热”、“骨蒸热”、“夜热早凉”、“烦热”等等。还有一些会道出发热的原因,比如“外感发热”、“内伤发热”、“疮毒发热”、“逗疹发热”、“疳积发热”。还有会根据阴阳虚实来初步形成纲领性的发热辩证,比如“表热”、“里热”、“实热”、“虚热”等。
假如需要与西医的发热量化相对比的话,中医虽然没有西医描述的那么精确,但是却比西医描述的具体。这怎么说,其实中医的纲领性发热的分类,就类似于西医热势或热型的分类,依据纲领性发热的分类阴升阳降,再加以描述,已经很具体了,恰恰还有一些指向性描述,比如“日晡潮热”,既描述的发热性质为潮热,又指明了时间段,日晡时分,即下午3-5点,如潮汐一般发热有时。在《幼幼集成·发热证治》中有云:“以上四热为纲,其下杂证为目,有纲有目,小儿热可辨”。所以说,中医对发热的认识是建立在通过中医思维对发热本身的描述、理解、探讨,并由此对不同发热进行了语言上的诸般描绘,通过词汇,中医人就仿佛条件反射一般,对某个病有了大体轮廓,甚至清晰的思路。
类似于西医的致热源理论,分外致热源和内生致热源,中医认为发热也分为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
讲起发热,不得不说的是阴阳盛衰的问题。阴阳平和,机体机能稳健,阴阳失调便会出现相应的症候,我们看下图:
图一阴阳处于一个基线水平,为阴阳平和,故机体基能稳健,不会出现发热的异常症候;图二阴处于基线水平,阳“冒出来”了,即阳比平时多了,是一种实证,这种情况表现在外的就是阳盛,阳盛即发热阴升阳降 中医对发热的认识和引起的不同原因是什么?,所以图二表示阳盛则热阴升阳降,为实热;图三,阳处于基线水平,阴少了,是一种虚证,这种情况表现在外的就是阳相对多,因为阴少了,阳就相对多了,阴虚即发热,所以图三表示阴虚发热,为虚热。
再讲解另外一个机理,如图四:
图四以肌肤为例,左边为正常生理,肌肤脉外为阳,称“卫阳”,肌肤脉内为阴,称“营阴”,二者在正常情况下是互相交流的,阴升阳降,阴阳调和,卫阳在外守护营阴阴升阳降,营阴在内濡养卫阳,同时卫阳在外也会蒸腾阳气,一来温煦肌肤,二来散发热量,所以肌肤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范围阴升阳降 中医对发热的认识和引起的不同原因是什么?,即阴阳调和,肌肤温煦,无冷无热;右边为外邪侵袭下,本应温煦、蒸腾的卫阳被外邪遏制住,阳气不能外散,所以肌肤会出现一个局部热循环,扪之肌肤发热,另外外邪到达肌肤,机体本身的正气会和它抗争,邪正相争也会散发热量,这就是外感类疾病发热的道理。
明白了发热的原因,就不难理解发热类疾病产生的原因。外感发热为感受六淫外邪或疫疠邪毒。侵袭机体导致发热的基本过程大多数就像图四中所示。内伤发热责之体内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其中之一就是阳盛发热,如图二,不管是六淫外邪入里化热,还是过时辛辣、七情所伤、五志过极、脏腑功能过亢,均可导致阳气亢盛而发热。或是食积中脘,阻碍气机升降,郁而发热等等。第二为阴虚发热,如图三,阴亏血虚无以敛阳,阳相对有余而发热。当然还有其他发热的原因,比如痰滞血瘀、阴盛格阳、中气下陷阴火内生等。
几种类型发热之间的关联
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又是相互转化和兼夹的。有些外感发热治疗不及时或邪热内陷而形成内伤发热;有些内伤发热尤其是脏腑气血亏虚,导致卫外功能减弱,又容易受外邪侵袭,兼夹外感发热。而罹患杂病复感外邪所致之发热,为临床所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