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五行与八卦的关系,你知道多少?
天干、地支、五行与八卦的关系,你知道多少?
天干、地支、五行与八卦的关系2010-02-2516:54:16|分类:国学|字号大中小订阅一天干寓意(甲)象草林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又有认为,甲者铠甲也,把万物冲破其甲而突出(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伸长乙者轧也(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戌土与十二天干的关系,万物皆炳然著见而明(丁)壮也,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戊)茂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己)起也,纪也,万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纪(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又有认为,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二地支寓意(子)孽也,草木生子天干、地支、五行与八卦的关系,你知道多少?,吸土中水分而出,为一阳萌的开始(丑)纽也,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着将要冒出地面(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卯)茂也,日照东方戌土与十二天干的关系,万物滋茂(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阳气生发已经过半(巳)起也,万物盛长而起,阴气消尽,纯阳无阴(午)仵也,万物丰满长大,阳起充盛,阴起开始萌生(未)味也,果实成熟而有滋味(申)身也,物体都已长成(酉)老也,犹也,万物到这时都犹缩收敛(戌)灭也,草木凋零,生气灭绝(亥)劾也,阴气劾杀万物天干、地支、五行与八卦的关系,你知道多少?,到此已达极点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十天干:甲(ji)乙(y)丙(bng)丁(dng)戊(w)己(j)庚(gng)辛(xn)壬(rn)癸(gu)十二地支:子(z)丑(chu)寅(yn)卯(mo)辰(chn)巳(s)午(w)未(wi)申(shn)酉(yu)戌(x)亥(hi)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天干与五行方位的关系:甲为栋梁之木,东方乙为花果之木,东方丙为太阳之火,南方丁为灯烛之火,南方戊为城墙之土,中方己为田园之土,中方庚为斧钺之金,西方辛为首饰之金,西方壬为江河之水,北方癸为雨露之水,北方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数理: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
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365。2419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戌土与十二天干的关系,设置闰月据记载,公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天干地支,是古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于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三代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传说天干地支是黄帝时候的大挠氏所创其在运用中有许多神奇的地方,这对现代人来说还是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那么,干支纪法的发明者究竟是大约在战国末年,依据各国史官长期积累下来的材料编成的史书世本说: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二人皆黄帝之臣,盖自黄帝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看来干支是大挠创制的,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三命通会论支干源流曰:夫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昔盘古氏明天地之道,达阴阳之变为三才首君以天地既分之后,先有天而后有地,由是气化而人生焉,故天皇氏一姓十三人,继盘古氏以治,是曰天灵淡泊,无为而俗自化,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单于执徐大荒落敦洋协洽滩作噩阉茂大渊献蔡邕独断曰:干,干也其名有十,亦曰十母,即今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也;支,枝也其名十有二,亦曰十二子,即今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谓之天皇氏者,取其天开于子之义也;谓之地皇氏者,取其地辟于丑之义也;谓之人皇氏者,取其人生于寅之义也故干支之名在天皇时始制,而地皇氏则定三辰,道分昼夜,以三十日为一月,而干支始各有所配人皇氏者,主不虚王,臣不虚贵,政教君臣所自起,饮食男女所自始,始得天地之气而有子母之分,于是干支始有所属焉至于伏羲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中观万物与人,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以作甲历而文字生焉逮及黄帝授河图,见日月星辰之象,于是始有星官之书命大尧探五行之情,占斗纲所建,于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注: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
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365。2419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公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天干地支,是古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于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