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歌中的水意象作用:纵向追源任何学问的象征
中国现代诗歌中的水意象作用:纵向追源任何学问的象征
水,作为一种自然物质进入人们的文化视野,经历了漫长的民族文化积淀成为一种独立意象存在于中国文学之中。写水、颂水的作品不胜枚举,特别是在诗歌当中,水意象的重章叠唱日益引起研究者的注意。关于"水"在现代诗歌中的意象作用,近二十年的研究成果如下:一、纵向追源任何学问的研究都必须涉及到其植根的母体研究的范畴上,对于中国现代诗歌的研究也不例外。文化所具有的普遍传承性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诗人,水是生命之源:"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水,除了实用价值外,还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梁德林在《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上发表《古代诗歌中的水意象》中指出,由于古代文人对水的喜爱,水意象便大量出现在古代诗歌中,而且有着非常丰富的意蕴,或象征道德,或象征隐逸,或象征阻隔,或象征时间。此外,还常被用以比喻人心所向,比喻知音,比喻感情的深长等等,具有丰富的意蕴。文章从水意象的道德象征意蕴、水意象的隐逸象征意蕴、水意象的阻隔象征意蕴、水意象的时间象征意蕴以及水意象的多重象征意蕴这五个方面进行阐释。孔子说:"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智者为何乐水?《韩诗外传》是这样解释的:"问者曰:夫智者何以乐于水也?曰:夫水者缘理而行,不遣小间,似有智者。
动而之下,似有礼者。蹈深不疑,似有勇者。障防而清,似知命者。历险致远,卒成不毁,似有德者。天地以成,群物以生,国家以平,品物以正。此智者所以乐于水也。"在古人眼里,水"似有德者",故有"德水"之称。水有清有浊,古人以之比喻人的道德之高尚与低下。水除了可以比德之外,还可喻道,儒、佛、道三家都有以水喻道的言论。儒家言:"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道家言:"上善若水,水善得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第八章)佛家则言:"又如水大性本清洁无垢无浊,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佛家甚至有观水而得正定的修行方法,称为"水观"中国现代诗歌中的水意象作用:纵向追源任何学问的象征,又曰"水定"。《楞严经》说:"有佛出世,名为水天,教诸菩萨,修习水观,入三摩地。"在古代诗歌中,通过水意象表现某种人生哲理者屡见不鲜。"江湖"本指江河湖海,在古代诗歌中,却有"在野"的意蕴,成为与"朝廷"相对的一种意象。"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李商隐《安定城楼》)表达的是干一番扭转乾坤的事业后功成身退的愿望。在交通工具落后的古代,辽阔宽广的水面阻碍着人们的自由行动。因此,古代诗歌中的水意象往往象征着某种障碍,用以表达主人公面对可望而不可及之事物时的惆怅、痛苦心理。
中国古代许多爱情诗以水象征障碍,然而水意象的这种阻隔意蕴不仅用于表现爱情,李白《赠宣州宇文太守兼寄崔侍御》:"何言一水浅,似隔九重天。"这"一水"阻断的是诗人政治上的前途。"流水"是古代诗歌常见的意象之一,它往往象征流逝的时光。古代诗人有时以水流的指向比喻人心所向,水的长度也可以比喻感情的长度。《大连大学学报》在2000期上发表宿岿岚的文章《从原型神话角度看古典文学中的"水"意象》。文章除了论述"水"意象的一般意蕴,更多的将"水"与女性联系在一起,认为"水"是表现与女性相关的情爱生活、塑造女性形象不可缺少的重要意象。水的自然本性是虚柔的,由于虚柔子水意象看男女,便决定了水有顺势而流、无固定形状、受外在因素制约较多的特点。水的这种自甘低下、随遇而安、没有自我约束的自然本性,与人类情爱与性爱生活中自甘堕落、见异思迁、人尽可夫(妇)极为类似,是水性与人性在本质上具有可类比性的一个主要方面。有了这样的基础,在原始宗教泛神论观念的影响下,"水"这一对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自然物便与其它自然物一样,也被赋予了灵魂,成为兼具水性、人性与神性的一种存在。于是,产生了融水性与人性为一体的水神神话,并因为这种神话的出现,使"水性"变得更加形象,更有了艺术的感染力。
黑格尔说,"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遇到一件艺术作品,我们首先见到的是它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然后再追究它的意蕴或内容。前一个因素——即外在的因素——对于我们之所以有价值,并非由于所直接呈现的;我们假定它里面还有一种内在的东西,即一种意蕴,一种灌注生气于外在形状的意蕴。"通过纵向追源,我们了解到水意象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典型意蕴,从而有助于我们分析中国现代诗歌中水意象的衍生、变化。二、横向作比了解中国古典文学中"水"的丰富含义是对现代诗歌中"水"含义的一种溯源,而横向比较中外文学中"水"意象的意义则在于反观中国诗歌发展、演进的脉络。《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年04期发表了张从益.,王帅力,张娅,雷建武共同署名的文章《论"水"在英汉语文学传统中的意象》重点对比了在英汉语文学作品中,"水"这一意象因不同的审美意识和理论思维而具有不同的含义。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水"的意象与人生对接的"喜"、"怒"、"哀"、"乐"诸方面,文章特别就"水之怒"和"水之哀"在英汉语言中的意象进行了举例、分析和对比式的探索。加拿大杰出诗人普拉特来自纽芬兰岛的西部海湾。他的灵感、想象都与大海、大自然密切相连,在他的诗作中,可以看见海浪、海鸟、鱼类、崖石、海员、沉船、风暴、死亡、搏斗、牺牲、大自然的力量、神的力量、基督的精神。
大海,是大自然威力的象征,它雄伟,但又残酷,它给人们带来威胁、灾难和死亡。因而人们得正视恶劣的自然条件的挑战,勇于搏斗。与此相对应的是《三国演义》中长江的源远流长、浩荡壮阔,表现的是它的神奇、粗犷。借用法国美学家狄德罗的说法,可以说这样的长江就不再是"生糙的自然",而是"经过教养的自然";不是"平静的自然",而是"动荡的自然"。长江在这里放射出一种英雄气魄,跟诸葛亮等三国英雄们的豪气互为映照。虽然大海与大江都显示出了巨大的威力,但在英汉语里的意象却相去甚远:英语中的大海是与人敌对的崇高客体,与未知自然相连,突出的是痛感,引起的是可怖性;在我国诗歌和文学中,人对高山大海的崇高的感受是"乐",概无恐怖可言,中国崇高中"乐"的突出主要源于天人合一的整体功能宇宙观。而水之"哀"在英汉语言中呈现出不同的轨迹显然也是中西文化的差异所致。通过"水之怒"和"水之哀"的比较,使我们知道英汉语无论在审美意识上,还是在意象的情感上都存在着巨大差别。《从一滴水看世界——论中西文化中"水"意象的哲理审美意蕴》(作者唐梅秀,发表在《求索》2003年03期)通过对《老子》、圣经、寒山子《水清》、狄金森《暴风雨夜》、应修人《妹妹你是水》、拉金《水》等中西诗文的分析,试阐述"水"意象的哲理审美内涵。
道家哲学以"水"喻"道",儒家以"水"比"德",佛教以"水"观"佛",基督教则以"水"见"圣",均反映中西文化认识世界的独特思维方式。在基督教文化中,"水"既是喻道的本体象征,也是悟道背景条件与方式,既象征纯洁又象征新生,上帝要将"生命的泉水"赐予世人,"水"是生命之道的象征。水这一物象作为审美象征,同样强烈地触发着人们产生感叹光阴流逝的时间意识,于是成了中外共通的"喻时"象征意象。流水的文化意旨,体现了个体和社会乃至 宇宙运动的主客关系,反映了主体无法超越时间的规定性与自身有限性的痛苦与无奈。济慈 墓碑上著名的铭文是"声名水上书",这个流水的意象表达了济慈因病感叹生命之短暂并一直 担心身后声名如何的思想。被置于《三国演义》卷首的《临江仙》开篇云:"滚滚长江东逝 水,浪花淘尽英雄",借滚滚东流的长江这一意象的观照和品味,感叹历史风云人物的浮生短 暂。面对一去不复返的流水,中国古人在怀古自伤中发出永久的长叹。 王立发表在《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年04 期上的《海意象与中西方 民族文化精神略论》将"水意象"的范畴缩小为"海意象",并在中西方文化领域进行对比。地 理发现与航海冒险促进了西方人观照大海的科学与理性精神,而中国文学写海可分游仙驰想 式与写实即兴式,稳定持久地在文学史中延续。
海在西方渐成为自由的象征,而在中国古人 心目中却相当疏隔。西方文学写海,一般作为人抗争与征服的对象;中国古代的怀才不遇者 总是在力求同大海仙境融为一体时,倾诉渴望或宣泄烦恼。海与中西方宗教、人本、伦理思 想也有联系。中国文学海意象更多的是优美,令人好奇神往,不像西方海的壮美形态与启悟 人生、奋进不止的悲壮情绪及悲剧性实质。一是西方海文学理性精神与中国海文学仙话思维。 在古希腊人看来承认大海作为自然力的无法抗衡,并不意味着人怯懦无能子水意象看男女,当工业文明带来 征服自然力提高时,人海关系中人的主体意识亦大大增强。笛福极写鲁滨逊困于海岛而不屈 从命运;拜伦《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由大海讴歌延展着时空慨叹;雪莱、柯勒律治也常 写海。海虽时或显得神秘莫测,离人们却并不遥远。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称英国," 在这个国家里一切最优秀的诗歌里,都洋溢着大海那新鲜和自由的气息";"英国人是一种水 陆两栖动物"。易卜生戏剧《凯蒂林》中海的可怖与可亲并行共在。至于麦尔维尔《白鲸》, 则开始向现代心态过渡。《老人与海》更体现了海明威远祧《白鲸》的构思匠心。而《庄子秋 水》的"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将河海对比,衬现了海的浩瀚与人类及物质世界的有限无常。
自班彪《览海赋》正式出现海意象,中国文学写海可分游仙驰想式与写实即兴式,稳定而持 久地在文学史中延续。前者撷取前代有关海的神话、仙话原型进行超俗性畅神;后者则感物 兴情、借海而陈身世之慨。由于前者向后者浸染,有时在具体作品中难于分清。二是西方海 的自由象征与海之于中国人的疏隔。勃兰兑斯指出:"对于英国人来说,大海一向是自由的 伟大象征。"论者言:"从诸如《奥德赛》、《白鲸》或《古舟子咏》这样一些文学巨著可 以看出,许许多多作家已经使用海作为一种显示人和宇宙的深刻现实的东西。在这里,人的 命运和身份被探索、被戏剧化和被阐明,然而,只有当人类进入和参与海的生活,这些现实 才能得以显示......"中国海岸线虽长,但古代沿海多方士活跃的荒僻地区,精英阶层更 多想的是逐鹿中原、居官京城而非开辟海疆,遑论征服海外。(元代是个例外)此外该文章还 从作为征服对象的海与作为倾诉对象的海、人本的海、宗教的海与伦理的海以及海意象与优 美、壮美、崇高的不同审美情趣这些方面印证了中西民族文化上的差异。海所代表的自然感召力远胜个体力量所造成的主体惊赞感,与西方的理性、科学等文化精神是相通互补的。这 种冷静而深沉的审美把握方式,无疑能更直接深刻地洞察大海自然本质、壮美形态与启悟人 生、人世竞争、奋进不止的悲壮情绪及悲剧实质。
而中国精英文化阶层缺乏破浪冒险体验的 民族,精神指向难免不长期陶醉在"世界中心"的心造幻影中,留连于花月小桥的浅斟低唱, 而对于充满凶险的大海缺乏一种抗争、索取、开拓的文化态度。仙游想象在艺术审美系统中 有一定的价值,也是人性一种曲折流露,但其的确限制了中国古代精英文化阶层放眼海外的 观照视野与价值追寻。这充分说明了一个民族思想阶层的价值观念是多么重要,尽管这是由 专制制度等长期多重文化整合所致,仍不应被忽略中国现代诗歌中的水意象作用:纵向追源任何学问的象征,而要沉痛地反省。 三、类比及他 在中西文学"水意象"的比较中,派生出来的是"水"的变式。其中比较典型的研究成果是 卢炜在《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月发表的《水和海——中西诗学的意象比较》一文。 文章尝试用具体的两个意象来概括中西诗学的差异,这种宏观把握有助于直观、有效地 比较。中国的"水意象"和西方的 "海意象"能较准确地代表两种截然不同风格的诗学体系, 同时,这两个意象又是中西具体的自然条件和思维方式所决定的。文章首先从中国诗歌中水 意象派生出的美女形象与西方诗歌中水意象派生出的英雄形象对比入手。中国第一部诗歌总 集《诗经》中第一篇 《关睢》咏唱的爱情之歌,浮现出第一个意象——"窈窕淑女"子水意象看男女,从此, 美女意象始终占据着中国文学史的主导地位,亘古不变。中国和西方就意象而言有着较多的 类同但具体的所指又有极大的差异,而且尚有众多相异意象,这些繁杂的意象仍可随意组合、 叠加和拼接。一种大而化之,且有明确意象来代表、剖析、解构中西诗学中的意象范畴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