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十二地支及二十四山向永磁模型的磁能公墓塔
基于十二地支及二十四山向永磁模型的磁能公墓塔
专利名称:基于十二地支及二十四山向永磁模型的磁能公墓塔的制作方法
基于十二地支及二十四山向永磁模型的磁能公墓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十二地支及二十四山向永磁模型的磁能公墓塔。背景技术:
除了通常的地面平铺式公墓外,近几年公共墓葬群的设计出现了向地下和高空立体发展的趋势,如公布的地下公墓、公布的公墓楼、公布的井式墓穴、公布的塔式公墓等。参见图1、图2、图3、图4。综观这些实用新型,虽然体现了节约土地资源或拓展祭祀空间的设计理念,但均未处理好与传统丧葬风俗的对接问题,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心理需求,其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颇受质疑。
发明内容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主要解决下列问题一是通过科学实验论证传统丧葬风俗中的“风水术”所蕴涵的科学道理;二是设法解决立体公墓中“入土为安”、“承乘旺气”、“引龙造穴” “藏风得水”等具体问题;三是更加有效地体现高效、集约、环保、文明等经济社会价值;四是把立体公墓打造成现代城市的新型文化景观。二、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构建“十二地支”和“二十四山向”永磁模型。“风水术”有数千年的文化传承,“风水理论”在我国和东亚、南亚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社会有广泛的社会认同基于十二地支及二十四山向永磁模型的磁能公墓塔,但因其理论根据一直得不到科学验证,大多数人对它似信非信, 尤其在当今的中国大陆被视为封建迷信和江湖术数。“风水术”又称堪舆,是一套选择人居环境和丧葬环境的理论与技术。“风水”操作的基本工具就是罗盘(又称罗经)。最初的罗盘由具有指向作用的司南和标有“十二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刻度盘构成。能够精准指向的指南针出现后,为了更精细地确标定方向,人们又在十二支中间加上了“八干四维(甲、乙、丙、丁、庚、 辛、壬、癸和乾、坤、艮、巽)”,从而出现了“二十四山向”地盘。在阴阳五行学说中,十二地支之间存在多重复杂关系,二十四山向中十二地支和八干四维的属性又迥然有别。
到底这些关系和属性是主观臆断,还是确有根据呢?为了论证这一根本性问题,本发明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以地磁场的特性为依据,建立了十二地支永磁模型和二十四山向永磁模型。1、十二地支永磁模型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天然磁体,它的磁场向外延伸形成半径数万公里的磁圈。由地磁感线的特征可知,地球磁场类似于偶极子磁场,其磁场分布与条形磁体的磁场大致相似。 地磁极和地理极不重合,地磁赤道与地理赤道不重合。一语以蔽之,存在磁偏角。如图5所示。像想象地球表面有无数通过两地理极的大圆(子午线)一样,也可以想象地磁场也有无数磁力线在地球表面上通过两地磁极(地磁子午线)。在地球上表面的任何一点用指南针测定方向,指南针都是沿地磁子午线的切线指向指向地磁北极,而不是平行于地面。究其原因,存在磁倾角。如图6所示。地球磁场跟地球引力场一样,是一个地球物理场,同时也是一个矢量场,是空间位置和时间的函数。在地球上表面的任意一点,不光有正上空的地磁子午线的投影而且还有所在半球其它经度的地磁子午线的投影,我们周围的实际上是一个以南北方向为主的环形矢量场。基此认识,我构建了如图7所示的地表磁场矢量模型,亦即 “十二地支永磁模型”。该模型由代表十二地支的12块永磁体环状排列而成,永磁体的充磁方向是径向和切线方向交替排列,径向排列的永磁的充磁方向朝内朝外交替排列,切线排列的永磁体的充磁方向顺旋逆旋交替排列;代表子、午的2块永磁体的磁感应强度数倍于比其余10块。
由图7可以看出,此模型完全能够揭示十二地支的阴阳属性和各种关系。①六阳支(子、寅、辰、午、申、戌)全系径向充磁,六阴支(丑、亥、酉、未、巳、卯) 全系切向充磁。②四长生(寅、申、巳、亥)矢量轴平行且取向一致,四帝旺(子、午、卯、酉)矢量轴平行且取向一致,四墓库(辰、戌、丑、未)矢量轴平行且取向一致。③三合局中,申、子、辰充磁方向均朝内,寅、午、戌充磁方向均朝外,亥、卯、未磁方向均顺旋,巳、酉、丑充磁方向均逆旋。④地支六冲的规律是位置相对、充磁方向或顺逆相反,或内外相反,呈对冲之势, 即子午对冲,丑未对冲,寅申对冲,卯酉对冲,辰戌对冲,巳亥对冲。⑤六合的规律是以子与丑、午与未之间的界线为对称轴左右对折,捉对而合,充磁方向一个径向一个切向,即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 如果设定模型的子午中心连线为磁子午线,那么此对称轴就应该是地轴。东西两半球的磁矢量相似,如若对折,磁场相互加强。⑥六害的规律是以卯与辰、酉与戌之间的界线为对称轴上下对折,相遇为害,充磁方向一个径向一个切向,即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害。 如果设定模型的子午中心连线为磁子午线,那么此对称轴就应该是赤道。
南北两半球磁矢量相反,如若对折,磁场相互抵消。⑦三会局的规律是相邻的三块永磁体彼此联合,或是两个切向永磁体夹一个径向永磁体,或是两个径向永磁体夹一个切向永磁体,即寅、辰夹卯会成局,巳、未夹午会成局, 中、戌夹酉会成局,亥、丑夹子会成局。⑧地支相刑是通过三合局和三会局推导出的次生关系,从“寅卯辰/申子辰、巳午未/寅午戌、申酉戌/巳酉丑、亥子丑/亥卯未”这四组会合排列中,很容易发现辰午酉亥自刑、子卯互刑、寅巳申相刑、丑未戌相刑的规律。2、二十四山向永磁模型二十四山向的地盘实际上是对地磁矢量场的又一次细分,虽然只在十二地支的基础上加入了八干四维,但将每个地支划分三份,从而有了初气、旺气和末气之别。原因是八干四维介于十二支气之间,每一个干维分属二个支气,一半归属前一支气的末气,一半归属后一支气的初气。如“壬”干的右半属亥气,左半属子气,而正中既非亥气也非子气,被称为 “大空亡”。基此认识,我创建了如图8所示的“二十四山向永磁模型”。
由图8可以看出,代表十二地支的永磁体都是径向充磁,在二十四山向中为“实”; 代表八干四维的永磁体都是切向充磁,在二十四山向中为“虚”。切向充磁的永磁体的两极分别与代表左右两支的永磁体朝内的磁极相同,形象地反映了“每一个干维分属二个支气, 一半归属前一支气的末气,一半归属后一支气的初气”的特性。通过用N/S标注磁极的图9 能更加清楚地揭示上述特性,并使所谓的“大空亡”表现得十分真切。此外,所谓的“七十二龙”其实就是在二十四山向的基础上对地磁矢量场的进一步细分。其具体情况不再赘述。应当说明的是,在阴阳五行学说中,十二地支不仅仅是方位概念,而是融空间和时间为一体的时空向量。地球矢量场也绝不是仅由地磁决定的,它与地球引力、天体引力、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磁暴都不无关系。我在创建模型时进行了必要的简化和抽象,而简化和抽象是科学界研究复杂问题的基本方法。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断定先贤总结的十二地支是对地球矢量场的客观反映,它们的自身属性和相互关系完全可以通过科学方法证明。这说明以罗盘为基本操作工具的风水术,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经典风水理论,不仅有其不容否定的客观依据,而且有其严密的理论思维。只要我们仔细甄别,去伪存真,合理的扬弃,完全可以借助它为现代人选择或改善居住、丧葬的环境。
( 二 )体现传统丧葬理念,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1、在公墓设计中满足“入土为安”需求。现在殡仪馆的骨灰存放架和所谓的“公墓楼”都不符合“入土为安”的丧葬理念,本发明采用实心宝塔式结构,能让每一位死者的骨灰葬入塔内填充的“旺土”。“塔”是印度梵语的译音,其本义就是坟墓,是古代印度高僧圆寂后用来埋放骨灰的地方。宝塔式公墓不仅能让死者入土为安,而且能让亲属引以为荣。2、在公墓设计中满足“择吉而葬,承乘旺气”的需求。本发明在公墓塔的选址上尊重传统风水理论和主流的丧葬风俗,主张选择大多数人公认的“风水宝地”,并且依据“十二地支”和“二十四山向”永磁模型所揭示的风水原理采用人工方法“引龙造穴”,具体方法是用商用磁铁矿粉和当地的好土掺和成“旺土”,在塔内构筑十二或二十四条“旺龙”,使整个公墓塔“方方生旺,层层得气,穴穴真的”。3、在公墓设计中满足“藏风得水”的需求。“藏风得水”既是风水一词的来由,也是风水理论的要义。多边形公墓塔的每一个墓室的俯视图都呈“A”形,以模拟“主山、龙山、虎山”环护藏风的自然生态;公墓塔的底坐外周设有大型的环塔河,以满足“得水为上”的要求。(三)更加有效地体现高效、集约、环保、文明等经济社会价值。
1、为了使更多的平头百姓共享“风水宝地”,公墓塔在设计上突出“大体量、小墓室、低层距、高密度”的特点;公墓塔在空间布局上可因地制宜,或单塔独立,或双塔并立,或多塔群聚(塔林)。2、为了体现集约化管理、专业化服务、预约式祭祀,公墓塔配套高空作业车,用于安葬、维修和为地面祭祀提供墓室视频图像;同时配备带有大屏幕和电子档案的电子祭祀平台,除在春节、清明及其它民俗节口日开展公共祭祀服务外,还可以应客户要求为葬礼、 祭日等个性化祭祀提供服务,也可以为网上远程祭提供视频服务。3、为强化全民环保意识,引导民众文明祭祀,公墓塔在环塔湖外设置环形绿化带外,还在附近开辟“思亲林”。可以通过放纸鹤、栽思亲树、义务保洁等环保、文明的方式寄托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四)把立体公墓打造成现代城市的新型文化景观。1、在公墓塔形制、结构、材质等方面凝聚中国古今建筑的精华,把实用性和观赏性统一起来。2、把公墓当做弘扬民族文化的载体,如把塔顶的避雷针做成日圭、顶盖做上透射式的“河图象数”、塔基地面用彩石镶嵌“洛书范数”、塔底的墙壁上刻绘《孝经》和“二十四孝”图文、环塔河边安放“十二生肖”石雕、绿化带做成有“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兽的园艺、用彩旗做“香”、和路灯做“蜡”等。
(三)能产生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一些显著的有益效果一是通过物理模型论证了十二地支和二十四山向的科学实质和基本属性,为风水操作方法和传统丧葬风俗提供了理性支持,能帮助人们更加科学理性地认识风水学说,走出盲目迷信或一味否定的误区;二是以相关的物理模型为客观依据,创造了利用磁土等性材料人工强化局部地磁及改变其矢量分布的具体方法,可将天然“地气”接引、强化到各个方向,从而使整个公墓塔的各个方向都有理想的“龙脉”,满足了人们“入土为安”、“承乘旺气”、“山环水抱”、“藏风得水”等心理要求;三是可以大辐度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丧葬资源,降低墓穴造价,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对推广环保祭祀和推进农村丧葬改革都有积极作用;四是能以公墓为载体弘扬民族文化,尤其是强化人们对已故亲友的孝义意识,有助于提高公民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进而推动民族复兴和社会文明。
图1为公布的地下公墓。图2为公布的公墓楼。图3为公布的井式墓穴。图4为公布的塔式公墓。图5为磁偏角示意图。图6为磁倾角示意图。图7为十二地支永磁模型。图8为二十四山向永磁模型。图9为公墓塔的结构示意图。图9中1、塔尖;2、塔顶;3、塔体;4、墓室;5、塔檐;6、塔底;7、塔基;8、十二生肖
石雕;9、绿化带;10、踏道与桥梁;11、环塔河;12、电子祭祀平台;13、高空作业车。图10为墓室结构示意图。图10中,4-1、顶板;4-2、底板;4-3、后墙;4-4、侧墙;4-5、墓门;4-6、封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接下来参照说明书附图9、附图10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超大体量的磁能公墓塔——万灵塔,由塔尖(1)、塔顶O)、塔体(3)、塔底 (6)、塔基(7)、环塔河(11)、绿化带(12)及配套设施构成。塔顶(2)为伞形顶檐,中央的塔尖(1)实为避雷装置。塔体(3)是由上而下一层小于一层的密檐式八角结构,整个框架由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共17层,每层沿正八面体外周均分为M个梯形单元,基中上下层叠分布两层墓室⑷,全塔墓室数量为Σ 2 X 2 (η为从5到21的17个自然数,总计10608间), 可安葬一到二万个亡灵,故名“万灵塔”。塔内依据十二地支及二十四山向永磁模型填充磁土并夯实,其立面呈现下伸上敛的斜坡基于十二地支及二十四山向永磁模型的磁能公墓塔,可依坡就势构筑墓室。所述墓室(4)的俯视图为内小外大的梯形,顶板G-1)、底板G-2)、后墙G-3)、侧墙(4-4)用水泥预制件焊接为一体 (上层的顶板和下层的底板实为塔檐),只有充当墓碑的墓门(4-5)在安葬完毕时才用封锁装置(4-6)扣合锁紧。所述墓门(4-5)可反复启闭十二地支与四维的长生是什么,以备夫妻合葬和添换陪葬物品。塔底 (6)由内外两圈共48根钢混井桩支撑,内圈井桩为整个塔体的承重基柱,外圈井桩通过上下横墚与内圈井桩交联以进一步起稳固塔体,同时又和上下圈梁一起构成塔底框架,立墙用优质墙体材料砌成,里面的填充物与塔基原土、塔体磁土夯实为一体,上表面用砂石混凝土打成地坪作为塔体底层的地基。
作为外围基础的塔基(7)以高大为美,可在平地上用土夯筑而成,也可以利用山丘做天然塔基,周边用方石垒砌压边,四面构筑阶梯式踏道(10), 并在基座四周和踏道两侧设置石栏。为提升公墓品位,可在塔基(7)与绿化带(9)之间构建环塔河(11)及与踏道连通的桥梁。公墓塔配套高空作业车(13)十二地支与四维的长生是什么,用于安葬、维修和为地面祭祀提供墓室视频图像,同时配备带有大屏幕和电子档案的电子祭祀平台(1 ,除在春节、清明及其它民俗节日开展公共祭祀服务外,还可以应客户要求为葬礼、祭日等个性化祭祀提供服务,甚至可以为网上远程祭祀提供视频服务。把公墓打造成弘扬民族文化的载体, 除把塔顶的避雷针做成日圭、顶盖做上透射式的“河图象数”、塔基地面用彩石镶嵌“洛书范数”、塔底墙壁上刻绘《孝经》和“二十四孝”图文、环塔河边安放“十二生肖”石雕、绿化带做成有“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兽的园艺、用彩旗代“香”、用路灯仿“蜡”外,,还可在绿化带周围开辟“思亲林”,种植以“旺子松”、“发财柏”和“富贵藤”命名的吉祥树。实施例二 一种小体量多元化的公墓塔群——塔林,在平地或山丘上因地制宜地修建多个小体量公墓塔,每个单体的规格及形制可以不同,墓室数量从数百到数千不等,但每个单体仍由塔尖(1)、塔顶O)、塔体(3)、塔底(6)、塔基(7)、环塔河(11)、绿化带(1 及配套设施构成。
塔顶(2)呈伞形,中央的塔尖(1)实为避雷装置。塔体(3)均为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的多层级密檐式框架结构,每层沿周边均分为M个梯形或扇形单元,基中排布一到三层墓室G)。塔内依据十二地支及二十四山向永磁模型用磁土夯实,其立面呈现下伸上敛的城墙状十二地支与四维的长生是什么,可依坡就势构筑墓室。所述墓室的俯视图为内小外大的梯形,顶板G-i)、底板G-2)、后墙0-3)、侧墙(4-4)用水泥预制件焊接为一体(上层的顶板和下层的底板实为塔檐),只有充当墓碑的墓门(4- 在安葬完毕时才用封锁装置(4-6)扣合锁紧。所述墓门(4-5)可反复启闭,以备夫妻合葬和添换陪葬物品。塔底(6)由内外两圈共48根钢混井桩支撑,内圈井桩为整个塔体的承重基柱,外圈井桩通过上下横墚与内圈井桩交联以进一步起稳固塔体,同时又和上下圈梁一起构成塔底框架,立墙用优质墙体材料砌成,里面的填充物与塔基原土、塔体磁土夯实为一体,上表面用砂石混凝土打成地坪作为塔体底层的地基。作为外围基础的塔基(7)以高大为美,可在平地上用土夯筑而成,也可以利用山丘做天然塔基,周边用方石垒砌压边,四面构筑阶梯式踏道(10),并在基座四周和踏道两侧设置石栏。为提升公墓品位,可在塔基(7)与绿化带(9)之间构建环塔河(11)及与踏道连通的桥梁。公墓塔配套高空作业车(13),用于安葬、维修和为地面祭祀提供墓室视频图像,同时配备带有大屏幕和电子档案的电子祭祀平台(12),除在春节、清明及其它民俗节日开展公共祭祀服务外,还可以应客户要求为葬礼、祭日等个性化祭祀提供服务,甚至可以为网上远程祭祀提供视频服务。其它配套设施与例一大体相似,只是更强调协调、统筹、机动、灵活。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优先选用的两种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基于十二地支及二十四山向永磁模型的磁能公墓塔,包括塔尖(1)、塔顶(2)、 塔体(3)、塔底(6)、塔基(7)、环塔河(11)、绿化带(9)、高空作业车(13)、电子祭祀平台 (12)等主要构件和配套设施。2、塔顶(2)呈伞形,中央的塔尖(1)实为避雷装置。3、塔体 (3)为由上而下一层小于一层的密檐式正多边形或圆形结构,整个框架由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每层沿外周均分为24个梯形或扇形单元,各单元排布一到三层墓室(4)。4、塔内依据十二地支及二十四山向永磁模型填充夯实的磁土,其立面呈下凸上敛的斜坡,可依坡就势构筑墓室。5、所述墓室(4)的俯视图为内小外大的梯形或扇形,顶板(4-1)、底板(4-2)、后墙(4-3)、侧墙(4-4)用水泥预制件焊接为一体(上层的顶板和下层的底板实为塔檐),只有充当墓碑的墓门(4-5)在安葬完毕时才用封锁装置(4-6)扣合锁紧。6、所述墓门(4-5) 可反复启闭,以备夫妻合葬和添换陪葬物品。7、塔底(6)由内外两圈共48根钢混井桩支撑, 内圈井桩为整个塔体的承重基柱,外圈井桩通过上下横墚与内圈井桩交联以进一步稳固塔体,同时又和上下圈梁一起构成塔底框架,立墙用优质墙体材料砌成,里面的填充物与塔基原土、塔体磁土夯实为一体,上表面用砂石混凝土打成地坪作为塔体底层的地基。8、塔基 (7)可在平地上用土夯筑,也可以利用山丘作天然塔基(7),周边用方石垒砌压边,四面构筑阶梯式踏道(10),并在基座四周和踏道两侧设置石栏,同时在塔基(7)与绿化带(9)之间构建环塔河(11)及桥梁。9、配套高空作业车(13),用于安葬、维修和为地面祭祀提供墓室视频图像,同时配备带有大屏幕和电子档案的电子祭祀平台(12),除在春节、清明及其它民俗节日开展公共祭祀服务外,还可以应客户要求为葬礼、祭日等个性化祭祀提供服务,甚至可以为网上远程祭祀提供视频服务。10、把公墓打造成弘扬民族文化的载体,除把塔顶的避雷针做成日圭、顶盖做上透射式的“河图象数”、塔基地面用彩石镶嵌“洛书范数”、塔底墙壁上刻绘《孝经》和“二十四孝”图文、环塔河边安放“十二生肖”石雕、绿化带做成有“青龙、 朱雀、白虎、玄武”四兽及八卦符号的园艺、以彩旗代“香”、用路灯仿“蜡”外,还可在绿化带周围开辟“思亲林”,种植以“旺子松”、“发财柏”和“富贵藤”命名的吉祥树。
全文摘要
一种基于十二地支及二十四山向永磁模型的磁能公墓塔,包括塔尖、塔顶、塔体、塔底、塔基、环塔河、绿化带、高空作业车、电子祭祀平台。塔体为由上而下一层小于一层的密檐式正多边形或圆形结构,整个框架由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每层沿外周均分为24个梯形或扇形单元,各单元排布一到三层墓室。塔内依据十二地支及二十四山向永磁模型填充夯筑磁土。墓室的俯视图为内小外大的梯形或扇形,顶板、底板、后墙、侧墙用水泥预制件焊接为一体,充当墓碑的墓门在安葬完毕时用封锁装置扣合锁紧。墓门可反复启闭,以备夫妻合葬和添换陪葬物品。它以地磁场矢量分布模型为客观依据,符合传统风水理论和民间丧葬风俗,科学、集约、环保、文明,极具推广价值。
文档编号/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5日
发明者罗招全 申请人:罗招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