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支六合关系:地支六合奧義之中
明《蠡海集》這樣解釋地支六合:「陰陽家地支六合者,日月會於子則斗建丑,日月會於丑則斗建子,故子與丑合;日月會於寅則斗建亥,日月會於亥則斗建寅,故寅與亥合;日月會於卯則斗建戌,日月會於戌則斗建卯,故卯與戌合;日月會於辰則斗建酉,日月會於酉則斗建辰,故辰與酉合;日月會於巳則斗建申,日月會於申則斗建巳,故巳與申合;日月會於午則斗建未,日月會於未則斗建午,故午與未合。」
這段文字是古代從天文的角度來論地支六合,也就是醍山說的以天道來論地支六合的關係。首先,對上文的一些基本概念我們要有些許認識。所謂斗建,指的是北斗七星的斗柄所指向之地支方位。而北斗七星分別是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和搖光這七星以虛擬之線連成一起的斗杓形星群,當中前四星為斗而後三星為柄,而現代西方對北斗星的稱謂是大熊星座,分別是Dubhe、Merak、Phecda、Megrez、Alioth、Mizar及Alkaid七星組成。開陽跟搖光連一直線後,成了斗柄的指向,而所以斗建丑者,就是以搖光作一個箭頭看,斗柄是指向丑方。
(黃醍山自製圖片一)
何謂丑方呢?除了對天文的基礎知識有一些簡單認知,我們還必須理解在中國要在夜間觀看北斗星,必須面向北方才看到。而因為地球的自轉是自西向東的關係,故此從北方看去,星體都是逆時針運行的,而且還是沿著一個同圓心旋轉,而那個圓心就是天極點。由於星體是以逆時針運行,所以面向北方時,十二地支的分布分別是下面是子,向右(向東)旋去30度為丑,接著是寅卯,向上轉右30度在寅之上為辰,再向左為巳,最高點在子之正上方為午,再繼續以未申酉戌亥逆時針旋回到子方。圖二中北斗星斗柄指向酉方,此謂之建酉。亦所以,圖中北遠接近地平線子在下,而南近是在上的午,其實說穿了這個地支的分布並非以垂直視線去看出來的,而是頭南腳北躺在地上仰視夜空得出來的地支圓圖。也因此,一般我們看到的地支順時針圓圖子在下方,面向乾南,在地上畫出來的。
(黃醍山自製圖片二)
「日月會於子則斗建丑,日月會於丑則斗建子」又如何觀察出來呢?按《星曆考原》說:「六合者,以月建與月將為相合也。如正月建寅,月將在亥,故寅與亥合;二月建卯,月將在戌,故卯與戌合也。月建左旋,月將右轉,順逆相值,故為六合。」一般都認為月建是北斗星斗柄所指之向的月份 (北斗星每秒鐘也在轉移,當然就不可能整整一個月都指著同一地支),而因月亮本身不會發光,只是受令於太陽,故月將即太陽之代名詞。然而,如何能出現日月會呢?是太陽和月球在同一地方出現,即接近日蝕之時候為「會」,還是太陽和月亮在地球的前面和後面對立連成一線而曰「會」呢?除日蝕外,前者只能在晨早或者傍晚才可以清楚看到 (本年2013癸巳年的情況大概在每月的新曆10-13日會出現這情況),而後者則只能在深夜中子時才能成立 (未計及真太陽時的偏差)。可是,按醍山的觀察,似乎兩者亦不能提供一個固定的時間出現固定的斗建指向,故此這個月建和月將的關係並非斗建跟月將的關係。月建是指整個月,而非太陰月亮,而月將指的是太陽沿赤緯的升降軌跡。經醍山觀察並以天文軟件輔助,找出了這樣的結果﹕
建子月的第一天與建丑月的第一天,太陽的升降所沿之赤緯都是約負22至負22.5度。
建亥月的第一天與建寅月的第一天,太陽的升降所沿之赤緯都是約負15至負16度。
建戌月的第一天與建卯月的第一天,太陽的升降所沿之赤緯都是約負4.5至負6度。
建酉月的第一天與建辰月的第一天,太陽的升降所沿之赤緯都是約正5.5至正7度。
建申月的第一天與建巳月的第一天,太陽的升降所沿之赤緯都是約正15.5至正17度。
建未月的第一天與建午月的第一天,太陽的升降所沿之赤緯都是約正22至正22.5度。
由於子月至午月太陽的升降軌是由負赤緯向上移至正赤緯,而午月至子月則由正赤緯向下移至負赤緯,所以醍山也頗肯定所謂的地支六合,在天道來討論的話,指的並非整個月,而是月建的首天的月將軌跡非常接近之吻合。而所謂「月建左旋,月將右轉,順逆相值,故為六合」指的是北斗星以左旋 (即逆時針) 來定月建,而太陽是以右轉 (即順時針) 來定月將,這是因為在中國觀看北斗星必須向北背南而望,而觀看太陽軌跡卻必須朝南背北而視,便出現了這個順逆的不同 (註: 其實所謂順逆之別,只不過源於地球自西向東的自轉所至,實無順逆也。)。從圖三可見,以赤道零度緯線作分野,地支六合的上下區間更加清晰。
(黃醍山自製圖片三)
這就是所謂的地支六合乎?
或許在天文的觀察上會得出這個吻合點,但地支六合大多用於命理上,尤其其合化的作用。因此,我還是傾向認為地支六合更適合以人道來論,而這將會在下一篇接續討論。
又重提一下地支六合的合化。子丑合土、亥寅合木、卯戌合火、辰酉合金、巳申合水,而到底午未合火還是合土呢?
地支六合的合化五行,並不如天干五合般能產生次序上順生的關係,其本身既非順生也非逆剋,似乎沒有一個固定的關係。當然,如果能細心看回前文裏的地道論地支六合圖,就發現在辰酉和卯戌定為中線,中線以南是少陰金和太陰水的陰儀,而中線以北是少陽木和太陽火的陽儀,巧合是南為陽,北為陰,而所合者則形成了南陽合陰,北陰合陽的「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的調和狀態。那麼子丑跟午未呢?所合五行中缺了土,如果子丑合土,午未應該合化啥呢?子是水,丑是水餘氣,子丑合的土是陰土,那麼午未應該合化啥呢?留待讀者們自己去思考。
然而,有趣的是,幾年前有位台灣的李姓命理風水師,悟出了地支六合跟太陽系的關係。其思想亦值得我們從天道去討論地支六合時作一參考,這不單以天文的角度較合理地解釋了地支六合化之五行的依次,還讓我們有更深層次的領會﹕
(黃醍山自製圖片四)
上圖可見,藍圈內是包括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和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所形成的內迴圈。太陽自轉軌 (圖內沒標示)為午未軌;接著是最接近太陽的行星水星的軌道,是為巳申軌;繼而是金星的辰酉軌;然後是辰酉和卯戌之間的地支圓圖的中線,也就是地球的公轉軌道。必須留意,在地球軌道這條中線以內的,除太陽為恒星外,全部被天文學稱之為內行星軌道,而在上篇奧義之一的地支圓圖裏,就是中線以上的午未合、巳申合和辰酉合,結果是午未合化太陽,而巳申合化水星,辰酉合化金星,恰而巳申和辰酉所合者為陰性的金和水,而陰主內。
在外行星方面,就是地支圓圖中中線以下的六個地支。地球外圍的第一顆行星是火星,其軌為卯戌軌,故卯戌合化火星;再外一層的軌道屬於木星,亥寅軌,故亥寅合化木星;最後是五行之行星中最外的一個土星 (這也道出了五行之「行」字,並非如現代玄學家和西方學者所講的元素的意思,即不是古希臘和古印度的元素界定,有機會醍山會公開吾「五行本義」的文章) ,其軌為子丑軌,故子丑合化土星。卯戌合火,而亥寅合木,是合化陽,在外軌,而陽主外也。至於土星也在外軌,但其陰陽特性有別於其他,日後醍山談及「地支本性」時再論。
李師傅在天文的角度上,給地支合化作了一個較合邏輯的解說,而這也表現了古聖對天文的知識有多強,而研究有多深了。他們當時未必真的能確切知道地球和其他行星都是圍繞太陽轉動,而非全部圍繞地球轉動,但從合化的演繹裏,似乎他們竟能在沒有高端科技的協助下,觀測出各行星的相對距離,這不得不欽佩他們的科學精神。然而,他認為因午未合太陽,故此午未所合化為火,這個有待商榷,畢竟火土同宮。
後文會再續以人道的角度來討論地支六合。
版權所有,歡迎轉載。轉載時務請列明出處和原作者為黃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