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庚戌电影 他19岁被誉为“高晓松”,却征服了整个校园
卢庚戌电影 他19岁被誉为“高晓松”,却征服了整个校园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民谣故事
Start here:
1970年12月,卢庚戌出生在辽宁营口,东北土地上的一座小城。19岁时,他以市理科状元的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建筑系。
不论在当时还是如今,这都算得上是个大喜讯。即便在状元云集的清华大学,建筑系也是最难考的专业之一。
不到20岁,卢庚戌便顶着高考状元的光环,坐着火车来到了北京。他幻想过从此当个建筑师,但没想过会碰上了音乐。
假如卢庚戌没上清华,以他的高考成绩,应该还会读个别的名牌大学。但会不会就此偏离19岁时设定的人生轨道,卢庚戌自己说,“或许不会那么快,或者压根儿就没可能”。
卢庚戌上大学那年,是1989年。校园里被高谈阔论的,不再是理想宣言,更多是风花雪月。刚入清华的卢庚戌,一进门便开始在校园里弹吉他,写词,唱歌,在心底埋下了某种执念,后来影响了他的一生。
在邻校北大,一把吉他弹四年,能换N个女朋友。但在清华,卢庚戌唱了四年校园民谣,也只积攒了一点名气,一堆朋友,和一些不成熟的作品。
假如卢庚戌没上清华,他应该不会认识辍学回家的高晓松。那一年高晓松把刚写好的《同桌的你》带回学校,卢庚戌是这首歌的第一波听众。他把歌给学会了,再唱给更多学弟学妹听。没想到,这首歌很快风靡了整个校园,乃至全国。
大卢庚戌一届的高晓松,曾在脱口秀里评价过清华建筑系:他们的歌唱得不错。调侃之余,高晓松所指的人,想必其中便有学弟卢庚戌。
假如卢庚戌没上清华,他应该不会那么快发觉,一个理科生竟然还会写歌词。上大学没多久,他索性和专业背道而驰,狂补国内外文学诗篇,反复打磨歌词,前后耗时七年写成了一首歌,后来取名为《一生有你》。
等《一生有你》写好了,卢庚戌才意识到,有些部分并不适合自己唱。论唱歌他是半路出家,是弹琴以后的本能反应。这时候他又想起了清华,于是回到学校,想寻找一个搭档。
假如卢庚戌没上清华卢庚戌电影 他19岁被誉为“高晓松”,却征服了整个校园,他应该不会认识李健,那个来自哈尔滨的东北老乡,小他四岁的清华学弟。
李健能上清华,和唱歌有很大关系。1993年,正读高三的李健参加了清华大学举办的文艺爱好者冬令营,结果以一首《说句心里话》获得了全国第一名,为后来的高考加了50分,最终被保送至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卢庚戌和李健,都在清华玩音乐。圈子就这么大卢庚戌电影,两个人能认识,是挺简单的事。那时,李健似乎并没想把音乐当成事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广电总局,当了两年网络工程师。
后来还是卢庚戌,他看出来了李健想唱歌的心并没死。于是跟他提议,两人组合一起做音乐,“人多力量大”。
卢庚戌很快说动了李健。他把工作辞了,跟卢庚戌一起组成搭档,就叫“水木年华”。
卢庚戌告诉民谣故事:“是我把李健带上了音乐的‘邪路’,除了父母之外,对李健影响最大的人应该是我。”
说这句话时,卢庚戌和李健早已经“分手”整十五年。在今天看来,李健仍是当时卢庚戌的最佳人选。卢庚戌自己也坦言,不为别的,只因为他唱得好,尤其是抒情歌。把《一生有你》拿给李健来合唱,卢庚戌感觉一切都对了。
假如卢庚戌没上清华,他应该不会玩音乐,也不会认识李健,不会有《一生有你》,更不会有水木年华。那段属于校园民谣的黄金年代,或许只有老狼、高晓松和《同桌的你》。
时至今日,卢庚戌还会被媒体问起和李健有关的问题。他没有避而不谈,反倒看得比以前平淡。有时候,卢庚戌还会调侃几句:“各种版本的原因我都看过了,还有人说我们打了一架,当时真把我给乐坏了。”
李健也曾说,“离开的时候,我总觉得合作伙伴的分开就像一对恋人、一对夫妻自己。我和卢庚戌都是不会吵架的人,如果真吵起来,可能也就不会分开了。”
2014年初,卢庚戌的首部电影《怒放之青春再见》正值宣发期,找来李健和老狼等人合唱过一首宣传曲。李健二话没说就来了,这成了二人近年来的最后一次交集。
假如卢庚戌没上清华,他应该不会在大学毕业二十年后,还想着回清华拍一部电影。导演是他歌手之外的另一个身份,在微博上有不少爱称呼他“卢导”。
这部11月就要开拍的电影,依然沿用了水木年华当年的成名曲,也就是《一生有你》。电影情节所讲述的,还是属于卢庚戌的清华故事。
提到人物,卢庚戌把许多朋友都拍了进去,比如高晓松、老狼、宋柯(原麦田音乐创始人、现阿里音乐董事长)、王小川(搜狗CEO)、龚宇(爱奇艺创始人、CEO)……
当然,还有他和李健。
我的生命不过是温柔的疯狂 DEMO
卢庚戌
假如卢庚戌没上清华,他可能不会喜欢鲍勃·迪伦和莱昂纳德·柯恩的歌,也不会喜欢兰波的诗,更写不出水木年华鼎盛时期的那些脍炙人口的歌,比如《在他乡》《蝴蝶花》《一生有你》。
这些年,卢庚戌还在坚持写歌,只是少了当年的那般青春热血、冲动迷惘,少了少年的无知与无畏,多了成熟后的积累,以及岁月的沉淀。
2017年初,卢庚戌出了一张自认为不接地气的新专辑,名叫《我的生命不过是温柔的疯狂》,里面的歌词更多来自意象化的诗歌。卢庚戌自己清楚,这跟前几年的心路历程有关,都挺虚无主义的。
那些水木年华的老歌迷们,起初有些也没认出来。后来还是听见熟悉的嗓音,才知道果真是那个卢庚戌,好多往事和记忆又找回来了。
当有一天我老了 DEMO
卢庚戌
伴随着新专辑是一轮全国巡演,歌迷在现场逐渐接受了卢庚戌的新歌。但更多是在台下点名卢庚戌电影卢庚戌电影 他19岁被誉为“高晓松”,却征服了整个校园,要听那些被熟知的老歌。
巡演结束回到家,看见年迈的母亲在房间里步履蹒跚,还想着给儿子做一口好饭吃,卢庚戌内心一阵痛。想起之前为母亲写过一首歌,时隔三年这才录好了。
这首《当有一天我老了》终于发布。卢庚戌自己说,就是在写实,写我看见的,和我经历的。进棚录歌的时候,包括调音师、混音师,还有助理在内,一众人都在边听边哭。卢庚戌说,男人在动情时也会止不住流泪。
这是写歌之前没想过的,就算是那些能在现场大合唱的经典老歌,也少有这份实实在在的感动。卢庚戌突然意识到,似乎快五十岁了,又要做一把歌坛新人。
我的生命不过是温柔的疯狂 DEMO
卢庚戌
卢庚戌告诉自己,完全接受新人的身份,并且开始学着享受一切重来的感觉。他也会去听这些年火起来的民谣歌手,比如李志、赵雷、宋冬野。他还学会去翻歌底下的留言,发现喜欢听他新歌的那拨年轻人,也在听陈鸿宇、周云蓬,会有一瞬间的满足感,感觉自己更年轻了一些。
“他们都是出色的,”卢庚戌跟民谣故事说,“现在的民谣不比二十年前差,有些反而质量更好。接受了这个事实,就不怕被拿去比较。”
他不再像水木年华时那么过分要求自己,当年工体能演,现在照样演。相比之下,卢庚戌更喜欢后者。他说,不求千万人的认可,能在一小撮人里产生共鸣,就已经足够了。
卢庚戌在巡演现场
假如卢庚戌没上清华,很多人应该不会知道他是谁,不会有这篇看似标题党的文章,不会有清华大学卢庚戌。
他应该不会在大学毕业后卢庚戌电影,住进那间租来的房子。冬天时要烧煤炉子取暖,屋子里满布着呛嗓子的黑烟,他坐在靠近床边的板凳上,趴在床沿摊开一张白纸,反复修改着《一生有你》的歌词。
突然二十年便过去,北京的冬天又快来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