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先生侃周易》的寻宝之旅
《隋先生侃周易》的寻宝之旅
身处春秋乱世,《周易》作者对世道作何评价?
大家好,我是老隋,《隋先生侃周易》的作者。欢迎大家来到我的小小自留地《隋先生侃周易》的寻宝之旅,一起来加入这场关于《周易》的寻宝之旅。
前文论述了《周易》是作者姬湏创作于春秋早期的周惠王时代。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大动荡时期。
西周时代,周天子尚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周幽王被杀,周平王东迁洛邑以后,开始进入东周时代,周王室日渐衰败,只在名义上保有天下共主的尊号,已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能力。天下各诸侯国之间纷争不断,强凌弱、众暴寡,大国不断兼并小国、相互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
有人说春秋战国是风云激荡、精彩纷呈的时代,可能对那些王侯将相、策士谋主们来说确实如此,那是他们大显身手、各展其能的大舞台。但对那些社会最底层的平常百姓来说却如同水深火热的炼狱。
作为普普通通的百姓,所向往的生活不过是衣食无忧、安居乐业,而如此简单地追求在春秋时代也是遥不可及的奢望。天下动荡不止兄弟亥水,战事频频,各个大小诸侯国之间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准备打仗。身为小民,男子要去服兵役、徭役,女子要照顾家庭,还要从事物质生产。乱世挥之不去的阴霾始终笼罩在每一个普通人的头顶。
《周易》是作者姬湏,作为为周王服务的低级官吏,生活在普通百姓中间,对百姓的不幸有着深切的观察与体会。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文人,满怀同情与关切却又无力加以改变,其郁闷的心情可想而知,于是借写作《周易》的机会在阐释卦理的同时以夹带私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政治态度。
顺带说一句,古时《易经》有三部,夏曰《连山》,商曰《归藏》,周曰《周易》。《连山》与《归藏》已大部失传,流传至今的信息已残缺不全,只有《周易》在历代文人,包括孔子的刻意保护之下得以流传至今、历久弥新。我说是“刻意保护”并非无的放矢,读者看完了我对《周易》的后续解读相信自然而然会得出和我一样的观点。
《周易》的创作出发点应是周王室的“文化工程”,身为“巫史”的作者姬湏奉周王之命写作了这部原本意在阐释占卜卦理并记述周朝历史的旷世经典。
作者姬湏是在《既济卦》和《未济卦》卦辞中明确宣示了自己的立场和政治观点。
《既济卦》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未济卦》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这两句爻辞讲是同一个故事,是说商朝第二十三任君主殷高宗武丁在位时期,曾联合周人攻打北方方国“鬼方”。《竹书纪年》载武丁三十二年伐鬼方,三十四年师克鬼方。
小人,在周代指最底层的普通百姓。
“震”为君侯。
既济卦九三为既济之屯卦:
从卦理分析,既济九三为世爻兄弟亥水动变官鬼辰土回头克,占自身,此为身故之象。这样的卦象匹配“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的爻辞,显然作者认为周国的百姓去参加殷商讨伐鬼方的战争,毫无价值,结局凶险,只是白白牺牲。
未济卦九四为未济之蒙卦:
未济九四为妻财酉金动变子孙戌土回头生,此为大获财利之象。爻辞说“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兄弟亥水,三年有赏于大国。”“震”为君侯,周国的统治者去参加殷商的对外战争,取得了胜利,可以大有收获。
“既济卦”九三爻辞与“未济卦”九四爻辞所说的是同一件事,但因为参与者身份地位的不同,其结果却是南辕北辙。作者就是用这样的对比,将对小民的同情与对世道不公的愤慨传达给读者。
正是基于对普通百姓的同情与对世道不公的愤慨,作者姬湏,在创作《周易》的过程中,以阐释卦象为掩护,对造成天下大乱的国君,对诸侯公卿,对周朝的国家体制兄弟亥水,进行了无情的抨击、冷嘲热讽和诅咒谩骂。
《周易》的作者姬湏,其实真正的身份是东周最大的“恨国党”《隋先生侃周易》的寻宝之旅,是国君姬阆最坚定的“腹黑粉儿”。
对于作者姬湏在《易经》中是如何对国君、对诸侯、对朝廷开黑的,我将在后续的系列文章中加以讲解。